盐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以“让企业群众没有不满意”为工作导向,抢抓全程服务、主动服务、精准服务、高效服务先机,以打造“盐城办”营商环境品牌和“苏服办・我来办”政务服务品牌为抓手,创建“全程办、主动办、立即办、兜底办”的“我来办”工作机制,破解服务企业群众瓶颈问题,打通行政审批服务改革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一、当好全程保姆,让市场主体“活得好”
在全省率先推出全生命周期“一件事”改革,打造涵盖准入、准营、准退的“全程办”服务模式。一是畅通市场准入。将公司注册、公章刻制、银行开户、税务登记、社保和公积金开户6个环节整合成1个环节,推行零材料、零成本、零距离、零见面、零障碍“五个零”服务模式。启动“一照多址”“一证多址”改革,按照“就近受理、网上审核、一窗办结”原则,为企业提供跨区域登记服务。一季度全市新登记企业8731户,企业登记8小时全流程办结率达100%。二是破解准营难题。先后选择餐饮、便利店和零售药店等15个行业,实施一份清单、一窗受理、一次告知、一同勘查、一码覆盖、一证准营“六个一”审批服务模式,将一个行业涉及多个部门办理的许可证整合为一张“行业综合执业证”,实现“一标核准、一证准营”,企业准营办理时限、申请材料、填表要素平均压减92%、76%、73%。去年以来,“一证准营”产生案例4120个,“一件事”工作模式成为省定标准。三是便捷退出通道。针对企业“注销难”问题,推出证照注销联合办、简易注销一次办、普通注销快速办、特殊注销灵活办的“四办”注销模式,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。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“1+N注销套餐”,以企业营业执照注销为核心,实现“N”张准入类许可证件注销联办,市场退出机制不断完善。
二、主动帮办代办,为项目企业“减负荷”
坚守“项目为王、服务为先”服务理念,建立重大项目“帮办代办”机制,为项目建设“减负提速”。一是打造全周期帮办新特色。成立市、县(市、区)两级“帮办代办”工作专班,构建全程代办、专业帮办机制。制定重大项目“一案一策”实施方案,1015名项目帮办代办员从立项到开工进行全流程服务。去年以来,为全市127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提供代办服务,涉及投资金额2733亿元,事项办理时长平均压缩33%。二是构建项目审批新模式。对重点项目进行“量体裁衣”,编制专属审批事项清单,在全省首推“承诺+审验”等创新举措。在国家级中韩(盐城)产业园中推行“承诺+审验”信用承诺制改革,成功推动SK动力电池等35个、总投资额超1100亿元重大项目顺利开工。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中推行“极简审批开工”政策,在确认土地、环保、安全合规前提下,多部门联合为企业签发《承诺预审施工意见书》,实现签约即开工。去年以来,已有24个项目实施“极简审批”,平均开工时间提前67天。三是畅通项目服务新通道。开展登门问需、上门送解、回门问效“两问一送”专项行动,组建65个服务小组,上门收集企业需求,“一企一策”为企业解难释疑。在全省首创“一哨联办”热线办理机制,由基层单位“吹哨”发起,相关部门协同,联动处理企业服务等各类诉求2443个。拓展12345“一企来”热线功能,配备“政策专员”,建立“一号直达”通道,为企业提供“点单式”政策服务。一季度受理涉企诉求8518件,办结率99.73%,满意率99.78%。
三、推进数字“速办”,使惠企便民“零跑动”
以信息化、智能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,实现“零距离”服务、“秒速度”即办。一是空间上“见事不见人”。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,“不见面”交易率95%以上。推行电子信用保证,一季度已有2.31万家次投标企业通过使用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,节省资金54.47亿元。在全国率先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履职监督平台,在线监管项目6145个,涉及预算资金3746.3亿元。二是时间上“秒速直达”。开展政银合作,将“盐之e政务”自助服务延伸到133个镇(街)、2000多个村(社区),方便企业群众“家门口办事”。实施网上服务提升工程,推动人社、公安、交通等领域100项高频事项在线“秒报秒批秒办”,企业法人及自然人全生命周期20个“一件事”在线并联办理。三是流程上“一链办理”。建设“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数字平台”,实现预售许可、网签备案、税费核缴、登记发证、水电气网开户等房产交易登记“一链办理”。自运行以来,办事环节、所需时间、提交材料均压减80%以上,服务群众10多万人次。
四、聚焦“用户体验”,让企业群众“好办事”
用“兜底办”破解部分审批服务事项不好办、不能办、不敢办的瓶颈问题。一是推行“无差别”综合窗口。试点服务综窗模式,对260项跨部门、跨领域事项实行窗口“无差别”收件。去年以来,共办理各类事项一万余件,平均办理时限缩短80%以上。设置“办不了找我”窗口,联合纪委监委打造政务服务效能监督阵地,涉及作风效能问题由作风办查处,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。二是实施“许可闹钟”提醒服务。立足“群众视角”,实施“许可闹钟”服务,设置公共场所卫生许可、劳务派遣经营许可、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事项“证照到期自动提醒”闹钟,点对点短信推送告知。自平台上线以来,已提前告知企业517家。三是开展“主官走流程”活动。推行“主官走流程”服务方式,由部门主要负责人以申请人、经办人等身份,通过陪同办、坐窗办等方式,全流程、零距离体验本单位高频事项审批服务流程,在服务中查疏漏、优方案。共推动10类事项精简审批材料、20件事项优化办理流程、梳理化解疑难问题28个,实现跨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减少50%,办事材料简化40%。